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主办的“新时代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成果展”展出的75个项目包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疗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中医正骨疗法”“传统中医药文化”以及“藏医药”“蒙医药”“回族医药”“彝医药”等。通过电脑或手机访问线上展馆,即可获得沉浸式观展体验。截至目前,共有68.24万人线上观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中医药委员会会长曹洪欣表示,中医药非遗是传统中医药知识、技艺、思想、精神、标准、制度、世界观的广泛集成,是中华传统医学知识的精神内核和精华所在,也是最能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符号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技术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近年来,中医药非遗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保护体系日趋完善,《中华医藏》编纂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深入实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等活态传承进一步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成立,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线,中医药非遗数据库建立,传播弘扬打开新局面,学术交流日益繁荣,“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中医药非遗传承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与生机。
《中国中医药报》2024年06月07日01版截图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