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篇即将揭开“五好非遗大集”上“千年匠心”的神秘面纱。每一个非遗技艺背后,都藏着一代代人的智慧与审美。让我们放缓脚步,走进这些“活”的技艺,看如何以一针一线、一雕一琢,编织出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图谱。
荣昌折扇制作技艺
荣昌折扇,中国三大名扇之一。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经青山、棕风、苏练、尾庄等16个工段145道工序精制,开合飒飒有声。郭沫若、张大千等文人画家曾挥毫题绘,赋予诗画意境。这方寸雅物,指尖流转间藏千年匠心与文化温度,极具艺术与收藏价值。
戏曲头饰点翠技艺
戏曲头饰点翠技艺源于中国古代点翠工艺。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汝瓷烧制技艺
汝瓷烧制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杰出代表,具有配料绝、变色绝、裂纹绝、应光绝四大特色。配料绝在原料选取严谨,采用当地一定范围内的高岭土、玛瑙石等;变色绝于独特的支钉托烧叠烧技法,通过火照观察掌控釉色变化;裂纹绝是指釉面斜裂,形成蟹爪纹、冰裂纹等;应光绝表现为产品随光线强弱呈现不同色泽,釉下气泡如漫天星辰。历史上汝窑所烧精品均为皇家御用品,蕴涵唐宋的文化艺术精神,结晶着唐宋的科技水平与能力在中国制瓷史上占有显著地位。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济南皮影戏
济南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一个重要分支,逐渐演绎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戏剧。济南皮影戏人物形象写实、脸型圆润,表演声情并茂。演唱形式由“摩调”不断丰富,融合山东梆子、五音戏、西河大鼓、山东琴书等曲调,同时加以锣鼓伴奏形成了独特的戏剧形式。
道明竹编
道明竹编起源于秦代,以慈竹为原料,经选竹、破竹、编织等数十道工序制成。制品有立体、平面、瓷胎三大体系,兼具实用与美观。其工艺精湛,图案多样,是川西风土文化的代表。2014年,道明竹编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满族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是根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满族祖先的传统民间手工刺绣。继承了古代百姓使用的传统针法鸡爪针,现发展为三角针,刺绣出的作品细致精巧、色彩艳丽、景色逼真,既有江南刺绣的柔美又具北方人粗犷豪放,大气磅礴的性格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工艺。
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
“通草花”是一项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技艺,以中草药通草、宣纸、铁丝等为主要原料制作成仿真花木,亦是最早的“宫花”之一,古代常作为贡品进献宫廷,被称为中国的“永不凋谢之花”。 主要作品为盆景、插花、簪花饰品、摆件等各类工艺品。
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海南黎族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传统文化核心,有“纺织活化石”之称,它以棉、麻为原料,需经纺、染、织、绣四大工序。染色用植物汁液,色彩自然持久;织绣含单面织、双面织等技法,图案多展现自然、图腾,风格古朴绚丽。这一技艺不仅是黎族服饰的制作基础,更承载着民族历史与生活智慧,是海南重要的文化符号。
现场还有更多非遗传统技艺等您来打卡,9月16日让我们丹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