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025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暨河和之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交流展示周”活动开幕式在聊城市水上古城举办。活动以“风华聊城,非遗新韵”为主题,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聊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喻剑南,聊城市委书记李长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出席活动,沿黄沿运省(直辖市)厅(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
王晓峰会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非遗保护协会致力于推动非遗“社会化保护”,积极推动非遗走进人民生活,本次活动正是一次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重要实践。来自黄河流域与大运河沿线的众多非遗项目汇聚一堂,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发展脉络。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激发非遗的创新活力,探索非遗与旅游、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喻剑南在致辞中指出,山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不断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活力持续迸发。此次活动,对深化文旅融合、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李长萍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为聊城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搭建了重要平台。聊城将与沿黄沿运各地市深化合作,全面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共同守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夜幕降临,千里运河第一楼——光岳楼,华灯璀璨,流光溢彩,开幕式在此拉开帷幕。仪式上,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活动,观看非遗节目展演,参观非遗大集。
开幕式以“守护-传承-创新”为主线,通过精心编排的民俗舞蹈与非遗技艺,为现场观众奉上了一场跨越时空、震撼人心的非遗盛宴。
本次活动还打造了“好看、好听、好吃、好玩、好用”的多维非遗体验场景,大集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全面展示了非遗的气韵风采。“非遗大舞台”“非遗食神汇” “非遗好物街”“山东非遗宝藏”“聊城非遗密码” “非遗亲子游”“遇见水浒”“东昌书香”“长街夜宴”等板块,汇集全国138个项目、400余名传承人,展示了“非遗+”模式的无限可能,让古老非遗走进百姓生活,“活”起来,火起来。
活动期间,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协同发展交流分享活动以及山东省非遗发展共创营等将同步开展,进一步激发非遗创新活力,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新模式。